首页>>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新闻中心
iCloud集业界创新大成 苹果展现后发先至雄心 2011-6-21

2011/06/21-马培治
日前苹果(Apple)推出iCloud,引发一阵讨论,iCloud的出现表面上看似苹果终于正式以云之名,投入云端大战,但事实上在云端服务之外,iCloud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则是把所有苹果家族的装置结合起来,仅有使用iPhone的用户将更有购买Mac计算机的意愿,而因iPad投入苹果家族的使用者,也将因统一使用体验优势,而更乐意选择iPhone。
以往向来在消费性电子产品扮演引领业界创新潮流的苹果,在整个信息产业大肆炒作云端运算(Cloud Computing)话题,并且相继推出相关服务的状况下,竟然一直按兵不动,难免引来苹果究竟有无云端策略的怀疑。不过,Jobs亲自端出iCloud服务,宣告正式投身云端运算大战,要以iCloud凝聚苹果终端设备力量,开创新的服务商机。
iCloud说穿了其实是个针对苹果多款终端设备:iPod Touch、iPhone、iPad、Mac与安装有iTunes的PC等,以网络联机方式,将所有装置上的数据进行同步的云端服务,以解决后PC时代多元手持装置,以透过单一PC进行同步太过复杂与效率低落的问题,同时还可因其云端储存备份的机制,发展出更多商业模式。
尽管iCloud一如其他苹果新产品,在推出时抢尽媒体版面与市场目光焦点,但向来因苹果产品的优异使用体验,而难免提高评价苹果产品创新性标准的市场观察者,自然也毫不留情地指出,苹果的iCloud非但没有根本的创新可言。

事实上根本在概念上「参考」了Google、微软(Microsoft),甚至许多小型新兴业者的服务,对应3月Jobs发表iPad 2时,嘲讽其他业者的平板计算机(Tablet PC)根本是抄袭者(Copycat)的说法,自然也引来苹果原来说的是自己的讪笑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利用云端服务,进行跨装置档案同步类型的服务存在已久,但苹果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,一如苹果最擅长将普通的科技,透过对用户最友善的接口,与操作流程设计包装的手法,iCloud在跨装置数据同步的设计上,的确超越了不少市场前辈,力求用对使用者冲击最小,甚至毫无感觉的方式达到数据同步;尽管苹果这回合在创新概念上明显是落后的追随者,但在实现服务可用性上,则可说是遥遥领先竞争者。
事实上,微软早在2年前便喊出了3萤1云(3 Screens and 1 Cloud)的策略,后来更演变为多萤1云,透露的便是云端平台,在凝聚多元终端设备上的策略性价值,而许多有意发展云端服务的业者,尽管缺乏应用软件产业链支撑,但也争相推出云端储存、云端备份与云端数据同步服务,原因便在于云端服务的核心便在于用户数据,掌握用户数据,未来才更有发展应用生态系的本钱。
苹果早就已经在iOS平台上,透过App Store体系培养出庞大的应用开发生态系,透过iCloud掌握了用户更多数据,以及多元装置的生活型态下,更多元的应用创新将能够被开发出来,并进而再度巩固苹果终端与云端的堡垒。
苹果的产品经常被讲究技术的专业科技社群,批评为使用相对为旧的技术,包裹绚丽迷人的外衣,蒙骗不懂技术的一般消费者,掏出更多的金钱买下一团幻象,把iCloud这个服务套进这样的批评中,似乎也有几分道理;然而,毕竟苹果是少数真正能跳脱技术迷思的大厂,不用最新的技术也能给使用者最高满意度的整体使用体验,iCloud尽管后发,但绝对不落后。